般若语录(二)
2017-01-04 15-27-29 来源: 作者: 点击:次
◎【点滴学佛】《妙法莲华经》:若人散乱心。入于塔庙中。一称南无佛。皆已成佛道。
◎【点滴学佛】《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》:尔时三十三天主白佛言。世尊。今在人间颇亦有人。曾于曩生作佛像不。佛言。天主。诸有曾经作佛像者。皆于过去先已解脱。在天众中尚复无有。况于余处。
◎【释仁炟法语】无论出家在家,我们大乘佛教,大家都要弘扬佛法。把佛法弘扬出去,让大家信佛,知道因果报应的道理,都做好事不做坏事,这就尽我们的职责了。至于一个人,他要做好事还是坏事,那是他自己的事情,因果自受。要弘扬佛法而不是当救世主。
◎【点滴学佛】《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》云:见佛形像生恭敬心。叉手自归佛塔舍利者。死后百劫不复入于地狱畜生饿鬼道中。死即生天。天上寿终。复生世间势富之家。如是受福不可称数。会当得佛涅盘之道。佛告优填王。人作善者作佛形像。其福佑功德如是终不唐苦。
◎【广钦老和尚】问:听师父开示,有时不敢吃太多、太饱,但体力又差,该如何?答:要吃饱!只要不贪、不着就好,不要说好吃,多吃一点;不好吃,少吃一点。不求香味触法。(传闻师兄说:「过喉即不知其味。」
◎【释仁炟法语】《自在偈》
无风无火无山河,无神无鬼无有魔,
无人无你亦无我,无僧无法也无佛。
法界藏身无一物,君且听此自在歌。
◎【点滴学佛】《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》:佛言不也。此是贪心非为嫉妒。天主其嫉妒者。自求名利不欲他有。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是为嫉妒。
◎【广钦老和尚】修行要修到动静无罣碍,什么叫做动静无罣碍?就是在动时心不动,不被动转;而静时也没有静之念。又念佛扫尘埃,莲华朵朵开,就是得起正念。念佛要转念,把恶念转为正念。
◎【点滴学佛】《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》:天主。若复有人能于我法未灭。尽来造佛像者。于弥勒初会皆得解脱。若有众生非但为已而求出离。乃为欲得无上菩提造佛像者。当知此则为三十二相之因。能令其人速致成佛。
◎【证严法师】天下、国家、社会、家庭之所以不得太平、安宁、和睦,皆因人人只知争取生存,而不探究生存的真谛。
◎【释仁炟法语】《丐僧歌》
丐僧乞法了无得,巡天叫卖无字歌。
饥时撮来沙作米,但向佛祖借衣钵。
家贫不嫌衲衣破,无里无外无可遮。
赤赤条条无体肤,光光灼灼洒脱脱。
再请明珠与锡杖,震开铁围照娑婆。
披毛戴角转圣道,饮铜食铁升极乐。
三千世界无可度,护驾地藏早做佛。
◎【证严法师】行善要及时,功德要持续。如烧开水一般,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,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。
◎【点滴学佛】《大方等大集经》云: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,为供养三宝故,能舍如是种种诸物,建立讲读论堂、经行禅室,给其所须,我悉知见而生随喜,与诸菩萨及声闻众同共受用。何以故?为令是等得大果报,于三恶道得远离故,随其所欲于三乘中得不退转,乃至各于三乘而般涅槃故。
◎【释仁炟法语】在家的佛门弟子,首先要把家里的事情安置好。要尽义务、负责任,老老实实地过日子。把家里生活、学佛都安排好,这才是佛教要求你做的。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。一边做事一边修行是真修行,也是大修行。你既出不了家,又不能逃避现实,那么就要勇敢地直面人生。
◎【广钦老和尚】任运而行,随缘度日,任何事皆不扰我心。所有衣食住行、是非荣辱皆冷冰冰放下,如此外缘清净,心中智慧自开。平常心是道,每天保持不起烦恼,不起欢喜心,对人,不好也不坏,随缘和人结善缘,不攀缘,时时刻刻注意起心动念,有坏念头要马上提醒自己。
◎【广钦老和尚】除你、我相,修行就是要做到这个,这才是真功夫,否则到哪里修也是徒然。如修到这点,那你的功夫也就到家了。
◎【证严法师】生命只有数十年,慧命却永远不灭。每个人都有代代传承的子孙,要留下美的回忆与爱教育给怹们,这就是史迹的慧命常存。
◎【证严法师】君子立恒志,小人恒立志。人要知福、惜福、再造福。
◎【释仁炟法语】诵《大悲咒》有非常殊胜的功德利益,但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》云:“唯除不善,除不至诚”,修任何法门都如此。大家切记修行不是赌博,而且每个人无始劫以来有很多的罪业罪障,应受罪报。有的人一边求观世音菩萨和药师琉璃光如来保佑,一边又在不停地造作罪业。有的人诵了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和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》,如果按照他自己设定的期限未能达到目的,就怪佛菩萨不灵,而不是找自身的原因,这种想法和做法要不得。
◎【证严法师】慈悲没有敌人,智慧不起烦恼。布施如播种,以欢喜心滋润种子,才会发芽。
◎【广钦老和尚】都是有个你、我在争,看能不能修到没有你、我这种境界。
◎【释仁炟法语】《采桑子·风光好》
奼紫嫣红风光好。启慧也宏,开智也蒙,畅悦菩提八大风。飞短流长凭它去,来日春风。满目葱栊,踏浪吟歌谈笑中。
◎【释仁炟法语】人类最缺少的就是智慧,小聪明不叫智慧。佛是大智慧,是完全彻底地了解了世出世间的真理真相,这些真理真相都在佛经里边,我们要向佛学习,要深入经藏。到佛经里面去找智慧,不应道听途说,问道于盲而退道心。
◎【证严法师】难行能行,难舍能舍,难为能为,才能升华自我的人格。唯其尊重自己的人,才更勇于缩小自己。
◎【广钦老和尚】修行要修无碍的,像鸟在做巢,野鹤无粮天地宽,他飞到那里即停到那里,随处也就飞走,是最自在的一种鸟。修行要处处无罣碍,心才静,如如不动。
◎【证严法师】有愿放在心里,没有身体力行,正如耕田不播种,皆是空过因缘。
◎【释仁炟法语】学佛心要诚,这是前提。首先要信,相信佛法僧三宝,相信每个人修行都能成就。信是道元功德母,在信的基础上心才会诚。如果不信,心也就不会诚。但是光信和诚还远远不够,还要修,依戒定慧三无漏学精进修行,启迪智慧。
◎【证严法师】时间成就一切。时间可以造就人格,可以成就事业,也可以储积功德。
◎【证严法师】时日莫空过。一个人在世间做了多少事,就等于寿命有多长。因此必须与时间竞争,切莫使时日空过。
◎【证严法师】愿是成功的起点,愿也是希望。人生最需要的就是愿,一切事业要成功必须有愿。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依愿力而行,最后才能圆满成佛。「人」如无愿,就无希望;没有希望,就无法成就事业。
◎【证严法师】佛教提倡「愿」、「力」并行,若仅是空口谈愿,却不以实际行动表现,永远都无法满「愿」。
◎【广钦老和尚】修行要保持中道,不急不缓,细水长流。
◎【证严法师】做人的开始。每一天都是故人的开始,每一个时刻都是自己的警惕。
◎【释仁炟法语】三皈五戒是每一位学佛修行人都要受持和奉行的,既是修行的开始,又是修行的基础与前提。不受持三皈五戒而学佛,就谈不上修行。仅仅把佛教当学问做,就是把三藏十二部佛典倒背如流,不受三皈五戒,也不是修行者。从修行角度来说,要受三皈依、受五戒,然后才能说到修行。受了戒律后要严守戒律,依教奉行。以戒为师,在守戒的基础上才能修禅定。因为禅定也是以戒律为基础的,没有戒律就谈不上禅定,也谈不上修行,也谈不上学佛,所以这些是互相关联的,一环扣一环。在持戒的基础上修定,在修定的基础上开启智慧。
◎【广钦老和尚】如有道心,慢慢修到了四、五十岁,无所罣碍---「老尼姑」,这才有点自在,还不是很自在;若不悟道,虽到四、五十岁,烦恼仍在,且易成颠倒。
◎【广钦老和尚】修行要保持中道,放下跟看对功夫,修行要粗衣淡饭,不着香味触法,但要自然,不是刻意地不吃饭,不穿衣服挨冻,不睡觉,想当一个老修行,而是修到一个境界,自然不想饿、不睡。
◎【释仁炟法语】不要把禅宗落入口头禅,随机逗趣固然很好,如果不重视参禅打坐、真修实证,整天在言词语句上用心思,对于修行将毫无益处。禅宗打坐念佛的一种方法:吸气念阿弥,呼气念陀佛。祖师大德们把这种方法称为:禅净双修,定慧等持。
◎【广钦老和尚】修行过程中,生了烦恼就不好,要没有烦恼才好。
◎【广钦老和尚】勇猛精进地修行,到了衣时住都不需要了,再去闭山闭关,这才有保障有成就,否则到后来都出问题了。
◎【释仁炟法语】 《朝山偈》头吻大地,心若止水。千里叩拜,无怨无悔。会否?铁鞋踏破心无碍,浊汗成泥志益坚。牛上南山,马走平川。
◎【广钦老和尚】今天是今天,明天是明天,今天能够没出毛病,念佛而过就要很满足,明天再来时,明天再说,不要去罣碍(不必想以后的事)。
◎【广钦老和尚】能在一天当中平平静静,念佛拜佛做事,没有什么事发生地过就好,不要想做什么(无过便是功)。
◎【广钦老和尚】行、住、坐、卧去悟,去体会这些佛道,才不会空过光阴。光阴很快过,去体会,坏念头才不会跑进来,否则无正念。口不说,心在想,不要想那些有色相,要想这些无色相的。
◎【释仁炟法语】对自己要少看优点,多看缺点。要谦虚谨慎、戒骄戒躁、谨言慎行,去除我慢之心。像印光大师所说:“看一切人都是菩萨,唯我一人实是凡夫。”时时关照自己,提高自己的修行与修养。开阔自己的胸怀——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。
◎【广钦老和尚】修行谈何容易?要相当一个修行人不是这么容易。现在我们只能说做苦工,苦修而已。我们贪瞋痴慢疑未断,现在只是磨我们的心志,等断了这些,丝毫都没有,才入道。
◎【广钦老和尚】修行非如豆腐干,拿来就可吃。十年、二十年,一句佛号保持下去,加上信愿行如此下去。
◎ 【释仁炟法语】 《满江红·宝塔颂》
宝塔巍巍, 岿然立,煌煌仰光。
迎万圣,诸佛欢颜,坐盘莲上。
神州和谐呈祥瑞,阎浮献礼掬供养。
正法兴,铎响呗声宏,梵音畅。
建佛塔,心俱往。申戒律,僧伽旺。
泛般舟,浩荡势臻西方。
塔座深卓风起地,剎标伟岸穷天壤。
五方佛,超然阅时空,群魔降。
◎【广钦老和尚】问:带业来怎么开智慧?答:多念南无阿弥陀佛。
◎【广钦老和尚】有相看的到,无相要我们有坚固心,「是非」装不会,不要被度去(跟着走)。
分享按钮